惑眾妖言如何傷害民主——《修辭的陷阱》閱讀筆記

何謂宣傳

本書將宣傳(propaganda)分成兩種類型:

惑眾妖言的特徵

字面上看似沒有惡意,但實際上是在引發受眾情緒、降低受眾對特定主題的同理心、讓受眾停止思考的話語。

範例一:台女不意外。由於「台女」一詞經常出現在「抱怨女性拜金、雙標、用女權自助餐佔好處」的脈絡中,因此這個詞彙已經不只是單純在陳述「台灣女性」這個概念。當我說出這句話,我絕不是只想表達「一位台灣女性,做了一些我預期中的事情」,而是對聽者傳達「女人很討厭,他們和我們不是同一國的人,不值得被尊重」的意識形態。你不會在心中毫無惡意的前提下,用台女來指稱一個人。

範例二:就是那些做了活動X/去了地點Y的人造成防疫破口。這句話在科學上為真,但它無助於解決任何問題,反而讓聽眾開始對特定群體貼標籤,將該群體踢出「需要被尊重、被公平對待」的範圍外。

範例三:我們要向貪腐/毒品/或任何不義之事宣戰。儘管這句話只是透過修辭將不義之事擬人化,但它也在暗示聽者——為了消滅某種不義,我們可以無所不用其極(以便贏得戰爭)。這會降低我們察覺「某些執行手段是否公平、正當」的敏銳度,畢竟「我們現在可是在打仗」。

惑眾妖言為何有效

惑眾妖言為何有害民主

惑眾妖言會將不民主包裝成民主的樣子,讓我們以為自己有思考、做決定的自由。但如果我們沒有看穿這個政體事實上並不民主,我們其實就沒有擁有自由。

如何降低惑眾妖言對個人的傷害

要這樣多久

太久的話會很累

一輩子

沒有很簡單,但共勉之 🪷

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